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电动汽车为何在中国市场难以推广?

电动汽车为何在中国市场难以推广?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5384
文章顶部
摘要:早在2001年,国家就已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各大厂商也看到电动汽车的美好前景而纷纷加大投资和研发力度,以期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市场大爆发之际赢得先机。不过理想很

早在2001年,国家就已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各大厂商也看到电动汽车的美好前景而纷纷加大投资和研发力度,以期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市场大爆发之际赢得先机。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炒作了这么多年的电动汽车项目也没真正的火起来,究其原因,实则为中国特色主义国情所困也!

电动汽车的优缺点

优点:电动汽车的能源效率远超汽油机汽车,而且其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经久耐用,如果有好的蓄电池,它的使用寿命也比燃油车长。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污染、噪声低,使用范围也是相当的广。电动汽车可以不受所处环境影响,比如不通风、冬天低温场所,或者高海拔缺氧的地方,内燃机车要么不能工作,要么效率降低,而电动车则完全不受影响。

缺点:就纯电动汽车而言,由于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加上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所以购买价格较传统燃油车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使用价格比汽车贵,有些价格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三桶油"与国家电网的利益之争

我们看到,有着诸多优点的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虽然很多厂商都在研发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但真正做起来的却没几家。在国内,民众的意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宁可花同样的钱也不想买电动汽车,不是民众看不到电动汽车的好处,而是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根本没有建起来,买完车上哪儿去充电啊?

国家很早就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政策,早在2010年,工信部牵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0)》草案就已公布,大家都认为没多久就会获批。然而直到2012年,这份规划草案才被正式印发。为何一个大热的发展规划过了这么久才出台,草案制定过程中或许是多方利益的争夺。

而中石油就曾明确表示过暂不涉足电动车发展项目,虽然中石化已确认将利用加油站网络发展电动车充电站,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并没有看到加油站附近有充电桩的存在。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各方利益的相争。试想想,如果"三桶油"的加油站里都开设充电桩充电服务,那汽油、柴油卖给谁去,"三桶油"会让别人来自家门口分一杯羹吗?

再有,拿北京为例,现有的重点交通枢纽点都被"三桶油"占有了,国家电网要想在这些地方建设充电设施是非常困难的,高昂的土地租价及其它费用都将使建设成本大大提高,这对于国家电网来说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即便是建设起足够用的充电桩,但是随着政策以及市场的变化,谁也很难料到以后能不能盈利,所以这个险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想冒的。

电池技术落后

电动汽车关键领域是电机、电池和电动系统。从电机方面看,中国是电机生产大国,基础尚可,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而在电池领域,差距巨大。电池包括国外企业在中国生产的电池和中国本土品牌的电池。随着欧洲日韩部分企业近年来陆续将电池生产转移至中国,这部分电池的技术水平较高,而真正需要发展的是本土电池。中国电动汽车的专利集中在生产制造领域,在电池方面的核心专利并不多。

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下国外电动汽车的成功案例。现如今,特斯拉的纯电动超跑可谓红得发紫,先不说其极为先进的17寸超大液晶触摸屏行车控制电脑,就是480KM的续航能力已经让其它燃油车望尘莫及了。而特斯拉快速充电系统能在45分钟内完成充电,还可兼容太阳能充电系统,并且装配实时四驱,普通版的充一小时电也可开100KM。

再有,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并没有完全掌握。有专家指出,电控系统中占硬件成本大部分的芯片很多是依靠进口。虽然近年来电控系统技术有所进展,但离真正成熟尚需时日。

电动汽车缺乏统一的标准

电动汽车的研发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国家没有统一标准出台之前,很多研发结果都具备一定"临时性"的风险。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车厂研发的电动汽车其充电方式是"插电式"的,即在电力耗尽之后需要找个插座充电,那么这个充电接口的尺寸应该是多大?能否与未来充电站所配备的插座匹配?

还有,换下的电池应该如何处理呢?要知道如果电池回收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就会产生新的排放和污染。如果电动车量产,几年后这些废旧电池的处理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新的环境问题。因此,在标准政策尚未出台之前,纯电动汽车还只是一些厂家借以环保之名,所研发的一个"临时玩具"。

多国下降电动汽车补贴但国内相反

相关数据显示,除中国外,各主要汽车生产国政府对电动汽车补贴均有下降。韩国仍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领先者,德国紧随其后。在产业发展方面,日本仍居第一。从全球来看,尽管技术在不断成熟,成本结构开始优化,但电动汽车的制造前景依旧不甚乐观。

至于其他国家为何减少投资,有关专家表示,从日韩情况看,两国走的是一条渐进式发展路线。日本开始以混合动力为主,逐步过渡到纯电动汽车。以丰田为代表的汽车生产企业比较独立,产业化已经非常成熟,并不需要政府特别扶持。韩国也是类似情况,其在电池技术方面已经非常领先,产业也比较成熟,政府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投资。

小编总结:电动汽车是一个阳光产业,驾驭的好,将来有可能助我们在国际汽车帝国中拥有一席之地。不过前期涉及的问题实在颇多,比如电池、电机等硬件技术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的节能补贴政策等都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