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回放:
有望在7月公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或将进一步加大锂电池产业的产能过剩。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延长3年,原有的25个示范城市将进一步扩大;购车享受补贴将不再受示范城市区域限制,并且纯电动车高达6万元/辆的补贴维持不变,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车原有3000元/千瓦时的补贴标准则有望上调。
补贴政策还未正式公布,锂电池及原材料生产企业已经闻风而动,在产能早已过剩的情况下,开始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
中国电池网创始人/CEO于清教介绍,从2012年底到2013年6月,受政策预期影响,锂电池投资持续增温,目前计划投资的项目到2015年时,将形成超过高达50亿安时的产能。
赛迪投资预测,2015年动力锂电池将占锂电池市场38%的市场份额,按照目前国产乘用纯电动汽车一般装备电池容量6000-8000安时计算,可以装配23-30万辆纯电动汽车。
而Frost & Sullivan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乘用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车和电动商用车总需求仅为12万辆左右,需消耗锂电池约9亿安时。
在一些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补贴政策将刺激中国锂电池产业在失控的危险中疾行。(中国电池网-中国电池杂志,7月6日)
编辑酷评:
中国经济无论什么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过剩”。这一不可避免地悲剧,都离不开行政的背后推手。比如说,我们国家现阶段除了石油稀缺之外,煤炭、钢铁、电解铝等等,无一例外的都是产大于销,除了中国也之外,其他产业都无一例外的陷入了“过剩的窘境”。
这是为什么呢?
这和我们国家干什么事情都缺乏科学的规划,缺乏长远的眼光,急功近利大干快上的心态有关。锂电池行业也不例外。我们看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提出以发展新能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点,而现在风头正劲的锂电池恰恰被列入其中。我们看到,全国打着锂电池旗号的产业园不下二十个,而与此相关的纯电动车生产厂家也已经有上百家,这还不包括那些生产传统燃油汽车的厂家。为何企业又扎堆到了锂电池,主要是能够拿到国家的补贴。动力锂电池的发展“跃进”似乎是在市场的推力下向前的,但是,政府的推手不能不说把这个产业在推向过剩。那个时候,珍珠也只能卖个白菜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