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纯电动汽车也要摇号了!”近期,一则关于购买电动汽车需要摇号的新闻在“买车族”间“不胫而走”。
今年下半年,纯电动汽车将在北京上市。不过,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购纯电动车仍须与普通机动车一样,需要经过摇号流程,同时每辆纯电动汽车用户将获得约12万元的补贴。”
而在今年初,北京市有关部门却表示,私人购买纯电动车无需摇号。
至此,2011年起坊间流传的“不缴税(车辆购置税)、不限行、不摇号”三不优惠相继落空,几近沦为消费者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从“无需摇号”到“必须参加摇号”,短短半年内,地方政府对于购买电动车政策的摇摆不定,再次引发不少猜测和质疑。
摇号或为限制总量解决拥堵
去年公布的《北京市电动车管理办法(草案)》中提到,私人购买电动车将不参与摇号,但是仍要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号牌限行。今年3月,北京新能源汽车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购买纯电动汽车虽然不需参与摇号,但必须具备在京购车摇号的资格(有北京户籍或相应纳税证明)。
然而,此次北京市交通委表示,私人购买纯电动车需要摇号。目前,具体参加摇号的纯电动汽车比例尚未确定,只是说届时将和普通机动车采取同样的摇号流程和办法,从每月2万辆机动车指标中划出一部分指标,这样可保持每月2万辆机动车增长的数量不变。
那么,为什么北京市交通委会做出“必须参加摇号”的决定呢?北京市交通委科技处的李华明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因为要控制总量,所以要通过摇号。”不过,他表示,“因为先期的人数少,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中签率会高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分析指出,摇号主要考虑的是交通压力。“如果购买电动车不参与摇号,会突然释放很多的购买需求,北京控制机动车净增保有情况可能会受到一系列冲击,交通压力一下会凸显出来。”罗磊如是说。
实际上,两年前北京计划出台新政规定在京购买和行驶的纯电动汽车将不被纳入限购范围时,就曾引发业内人士质疑,“限购的目的是治堵,而又通过纯电动车不限购来鼓励节能减排,这在逻辑上说不通。”
中国道路交通协会秘书长王丽梅也表示,纯电动汽车采用清洁能源,无任何废气排放,且大大减少能耗,政府肯定会鼓励。“之所以要摇号,主要考虑的肯定是交通压力,电动车毕竟属于机动车,要占用道路资源。限购可能间接抑制电动车发展,但在交通拥堵面前,政府选择先解决这个问题。”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北京市交通拥堵非常严重,在汽车产业与城市管理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北京市交通委会执意做出必须参加摇号的决定,这与当地为限制车流量实行单、双号车辆限行有关。
燃油汽车销量或受影响
对于北京电动汽车摇号之举,资深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打了个比方:北京市每月目前有2万个号牌指标,假设拿出5000个指标给电动汽车,那就只剩下1.5万个,这相当于北京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限购更紧了。“北京实施限购以来,交通拥堵其实不断在恶化,污染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还是希望严格限制传统汽车的市场增长。从现有的2万辆指标中拨出一部分来发展电动汽车,其实是更加严格了传统汽车市场的限购,这是此项政策出台的最重要目的。”张志勇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将号牌指标在电动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之间进行分流,势必会影响传统燃油汽车在北京地区的销量。”李宇恒表示,号牌指标的分流将会有利于调整传统燃油汽车以及电动车之间的消费结构比例。然而,他也指出,尽管市场对电动汽车抱有较大期望,并且也存在政府补贴的刺激,然而在实际购买时消费者难免仍会偏向于传统燃油汽车,因此,北京收紧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限购或许将进一步刺激周边地区的汽车牌照需求上升。
诸多瓶颈待解摇号对电动车行业推动有限
究竟电动车摇号对电动车市场有多大影响?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对充电环境有一定要求,而住在高层的消费者便不具备相应的安装条件。“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第一辆车购买电动汽车的不会很多。”张志勇表示。
李宇恒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强调,扩大电动车在号牌指标中的比例以及政策补贴,从当前来看或许有利于刺激电动车消费量的上涨,不过与之前市场预期间的落差,势必会打击市场信心。另外,随着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摇号政策的影响也必然会演变为制约,且该影响会逐渐明显。
张志勇也认为“摇号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影响”。现在电动汽车市场发展面临各种瓶颈,比如充电方式限制、网络不健全、企业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加之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技术的担心和疑虑,即使不参加摇号,也不会有太多人进入这个市场。
李宇恒指出,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刺激下获得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技术还有待完善,动力电池一直是制约国内外电动车大面积使用的关键因素;二是地方保护主义,这不利于形成全国性的电动车企,另外也容易导致地方车企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怠于前进。”
产业政策制定和地方管理应避免“两张皮”
“北京实行摇号的目的是治理拥堵,限制车的存量,但是解决拥堵的根本途径是加强交通精细化管理和增加公交供给,不应该强制使用行政命令侵害公民合法财产的使用权。”李宇恒指出,应该尽快协调汽车产业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让人们日常出行更便利。
实际上,2011年年底,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曾下发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研究针对新能源汽车落实免除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措施,广泛调动购买、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然而,同样是交通拥堵严重的广州,早在汽车限购政策实施之初,就规定电动车也要摇号,但首次摇号新能源车牌申请不足。另外,在上海购买纯电动汽车依然按照无需摇号的政策执行,同样都是交通拥堵的城市,在政策执行上也有所不同。对此有专家指出,摇号或将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警惕地方部门各管一边。
“消费热情好不容易被补贴、社会责任等拉高,又遭到摇号。负责交通规划的对治理拥堵负责,负责环境的对空气质量负责,负责产业规划的偏重于产业的发展。几方面交汇起来,政策之间就会脱节,不利于新能源汽车战略的落实。”张志勇表示。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制订全面的汽车社会发展规划,把汽车相关的各个方面纳入整体规划,特别是解决汽车产业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统筹不同部门间的相关汽车政策,使得这些政策不再出现不兼容的问题,确保汽车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说白了就是要加强汽车社会顶层设计,尽量避免由于缺乏在汽车社会层面进行战略协调的执行部门,国内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与地方对汽车社会的管理形成‘两张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