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北京时间6月11日下午17点38分,“神舟十号”飞船准时赴约,飞向浩瀚的太空
图片说明:发射成功后,在神舟十号发射上海航天局直播现场,上海航天人留下了喜悦与激动的泪水,欢呼声不绝于耳
东方网记者裘颖琼、汪军6月11日报道:北京时间6月11日下午17点38分,“神舟十号”飞船准时赴约,飞向浩瀚的太空。发射成功后,在神舟十号发射上海航天局直播现场,上海航天人留下了喜悦与激动的泪水,欢呼声不绝于耳。
在神舟十号飞船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上海航天局承担了神舟十号资源舱、推进舱的结构与总装,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以及测控与通信分系统证主要设备和总体电路电缆网的研制任务,共计配套产品75台/套。
据悉,“神十”飞船将在轨飞行15天,计划与天宫一号组合飞行12天。在组合飞行前,“神十”将继“神九”后,与“天宫”将在太空进行交会对接。作为交会对接的关键部件,对接结构就是由上海航天局研制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是目前所有形式的对接机构中结构最为复杂,集成度最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由118个测量传感器、5个接发指令控制器和上千个齿轮和轴承组成,内部可形成直径约800mm的密封通道,可以与国际空间站兼容,实现了我国对接机构研制的跨越式发展。
看似简单的“太空一吻”,上海航天对接机构研制攻关历时16年,器件国产化率达到99%,同时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世界一流的对接模拟实验系统,被专家誉为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对接机构地面试验设备。
除了对接结构,上海航天局还承担了电源分系统的研制任务。其中,低轨高压电源系统是上海航天承担的交会对接任务两大技术难点之一。针对航天器低轨道运行环境的特点,上海航天成功攻克了高压半刚性太阳电池翼、高压传输驱动机构、高压氢镍电池组、高压器件和高压母线电源系统的拓扑结构和系统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自主研制出我国首个100V低轨高压电源系统,实现了我国低电压空间电源到高压母线空间电源的跨越。同时,突破了玻璃纤维网、离子交换膜、固体润滑剂、高压继电器等近百项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带动了国内相关专业的发展。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