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格力130亿收购银隆加码多元化 董明珠解读收购银隆逻辑

格力130亿收购银隆加码多元化 董明珠解读收购银隆逻辑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4193
文章顶部
摘要: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早在几年前就成功研发出光伏空调,近年来正在致力于建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能源管理系统,钛酸锂电池若加入此系统,可谓“如虎添翼”。

8月23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大波记者来到了珠海格力电器总部。格力电器联合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就近日广受市场关注的格力发行股份收购银隆及配套募集资金的方案举行了媒体见面会。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收购银隆不是为了做大营收和跨界进入汽车领域,而是看中银隆钛酸锂电池技术的价值,“银隆是沙子里的金子,把沙子拨开,就能让它发光。”

格力130亿收购银隆加码多元化 董明珠解读收购银隆逻辑

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

8月18日,格力电器公布了收购银隆及配套募集资金的相关方案:格力电器将以130亿元估值发行股份收购银隆,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持有珠海银隆100%股权。以此次收购为契机,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格局将全面展开。

“如果只是为了造车、为了‘下一个一千亿’,那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在讲话中,董明珠一开始就表示,跟银隆的此次合作经过了深思熟虑,“我们最重要的是看中它的技术,银隆是沙子里的金子,把沙子拨开,就能让它发光。”

格力130亿收购银隆加码多元化 董明珠解读收购银隆逻辑

“在大巴车、公交车行业里面,这个电池是独一无二的。”董明珠表示,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攻克了业内公认的安全、耐宽温、快速充放电、寿命等难题,具有6分钟快充放、耐宽温(-50℃~ +60℃)、30年的循环使用寿命、不起火不爆炸的高安全性、高效率等优良特性。

格力130亿收购银隆加码多元化 董明珠解读收购银隆逻辑

而通过银隆掌握的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格力不仅能够快速切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更重要的是在储能业务上能够大有作为。

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早在几年前就成功研发出光伏空调,近年来正在致力于建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能源管理系统,钛酸锂电池若加入此系统,可谓“如虎添翼”。

“实际上,储能市场远大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董明珠举例说,如果我国所有大楼都配上储能设备,市场规模恐怕1万亿都不止。储能设备不仅可以有效调节城市峰谷用电,同时也将为家庭和大型建筑节省电费,对社会节能环保有重大意义。

格力130亿收购银隆加码多元化 董明珠解读收购银隆逻辑

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的发展需要储能技术,如果选择自主开发,投入的研发经费极有可能超过100亿,且难以保证成果,因此,收购银隆是一举多得。她强调,格力对成本品质控制优于银隆,而银隆的技术是稀缺的,“这次合作是一个完美的互补”。

董明珠和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都表示,格力和银隆的联合是1+1>2的组合,如果收购成功,双方能够在产业生态、核心技术(如电机技术、生产制造技术、新能源管理控制技术和储能技术等)、研发资源、市场渠道、供应链、财务等多方面强强联合,实现长期协同发展。

对话

董明珠建议国家调整补贴政策:

把补贴的钱拿去做充电桩

今日举行的格力电器发行股份收购银隆及配套募集资金媒体见面会,是格力电器通过公告公布收购银隆及配套募集资金的相关方案后,首次接受公众媒体的大规模采访。在采访环节,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和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对当前市场最为关注的多个话题进行了直接回应。

记者:当前,国家正对新能源汽车“骗补”乱象开展调查,未来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可能有所调整,这种变化对格力和银隆有什么影响?

魏银仓:调查越严格,越仔细,越有利于银隆的发展。银隆不是简单的纯电动汽车拼装企业,而是具有五大核心、三大基地、两大平台的完整产业链。所有我们不仅不受其负面影响,反而会得到积极正面的效应。

董明珠:以前国家对家电市场也有补贴政策,但企业要清醒认识到,这笔钱不是让企业装进自己口袋的,而是要让利给消费者,让市场来了解新技术,推动新产业的崛起。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新能源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比如能否把补贴的钱拿去做充电桩?有人说格力收购银隆是不是因为财政补贴,这很可笑。

记者:此次收购,银隆和格力签订了对赌协议,银隆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三个会计年度内的实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2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银隆会不会有压力?今后哪些业务是银隆主要的增长点?

魏银仓:既然银隆的高管和全体股东签订协议,认可对赌,我们就肯定是有信心和把握的。银隆一个核心、两大产业链已经形成,八大生产基地随时可以大规模生产。在把纯电动客车做精做强的基础上,对于储能方面我们也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格力规划做出计划。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家庭储能和工业储能设备的批量化生产条件。

记者:此次收购后,银隆将成为格力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格力电器方面会不会派出管理人员进驻银隆?双方如何融合?

董明珠:如果说银隆的管理不行,我想格力不会收购他。实际上银隆在前十年付出了非常多,很多是大家没有看到的。收购成功后,我们要让银隆的文化融入格力的文化,让格力的管理模式渗透到银隆中。我们帮助银隆来加强对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的控制。在我们帮助提升,我想它的利润率翻一倍都没问题。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