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周二《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将召开立法听证会,这是该办法在时隔12年之后首度修订。记者了解到,鉴于目前上海市场上95%以上在售车型整车重量都超过40公斤,因此关于电动车的限重成为关注焦点。
草案近日公布并征求意见引出了较大反响。其中指出拟在现有国家标准基础上,将整车重量、电动机功率等标准项目上升为强制性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在本市销售和登记上牌。据介绍,此举主要是针对部分厂家生产超重豪华版电动车或提高电动机输出功率并设置可拆卸的限速装置,使电动车时速可超过40公里。
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告诉记者,该草案依据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是1999年制定的旧版国家标准,参照对象是主流的简易款电动自行车。当时,电动车市场化刚刚开始,全国只有1万辆电动自行车。简易款普遍采用的电池容量为24伏,一般续航里程在15公里左右,重量约为8公斤,因此车重不超过40公斤。可是,随着城区面积逐渐扩大,市民出行需求也不一样了,通过加装容量更大电瓶等技术手段,厂家开发出续航里程更长的电动车。“除了使用锂电池和铝合金车身的电动自行车,市面上95%以上的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都超过40公斤。”郭建荣介绍说。
根据统计,如按草案规定的地方标准,将重量和电机功率两项强制实施,95%以上不符合规定意味着200万辆挂上海牌照的电动自行车一夜之间将成为超标车。业内人士对此呼吁,是否可以从本市实际情况出发,提高部分标准要求,严格限制电动自行车的速度和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