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时节,走进位于襄阳高新区的宇清传动科技公司(宇清科技集团旗下核心企业),厂房内摆满了电动客车,宋惠民正在和技术工人交流。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宋惠民自嘲,从商多年,依旧是新能源汽车新兵,在这片蓝海里,他愿意积极探索,哪怕牺牲公司控股权。“多年后,宇清能名扬天下,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的佼佼者,这就是我的梦想。”
“固执”转型新能源
创业前,宋惠民是襄阳一家国企负责人。2004年,企业破产改制,以宋惠民为首的管理团队持股。
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非标轴承。在过了4年好日子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订单锐减,价格骤降,宋惠民开始考虑公司何去何从。
此时,国家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宋惠民觉得,机不可失。
其想法遭到了大多数董事反对:一无技术,二无人才,三缺资金,公司每年不足1亿元的营业额,玩得起这个烧钱的行业吗?“在我的游说下,大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与武汉理工大学、东风公司合作,尝试研发纯电动客车电驱动系统。”
恰好在2009年初,国家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在全国25个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襄阳位列其中。
宇清公司研发的电动客车电驱动系统,应用到襄阳的100辆电动客车上。示范结果表明:宇清电驱动系统,可使电动车停留在30度斜坡上,可根据道路状况、载客量来调整启动频率,智能化程度更高。
世博会一战成名
初战告捷,宋惠民决定竞标上海世博会200多辆电动客车电驱动供应订单。
然而,当上汽集团来襄阳考察后,几乎否定了公司所有的技术和产品,只留下一句话:“怎么看都像老把式。”
此话是形容宇清的工厂像个作坊,产品是工人用手“扣”出来的,而没有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工艺技术。宋惠民郁闷了,在他的请求下,上汽集团留下一批技术团队和管理人员,手把手教。同时,公司还从国外高薪引进一批顶级技术人员,投入到产品研发中。
经过几个月昼夜加班,宇清生产的产品得到了上汽集团肯定,并在竞标中击败了伊顿、中国中车等国内外巨头,成功中标。产品应用到上海世博会电动汽车后,运营良好,得到了海内外游客一致好评。
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中标上海世博会,宇清一下子火了。宇通、金龙、东风扬子江等数十家客车企业纷纷找上门合作。
为梦想放弃控股权
电动车驱动系统的三大核心器件:电池、电机和电控,宇清研发后两样,而最关键的电池技术,国内厂家一直还不成熟。“集成系统整合离不开电池,但对于宇清而言,没有研发、生产新能源电池的基础和实力。”宋惠民说,如果三者集成在一起,宇清会再次转型,从新能源汽车的器件生产商,变身为系统服务商。
宋惠民再次做出重大决定:与他人合作,只要能实现这一目标,谁控股都一样。
他与襄阳本地一家大型电池企业负责人接触,双方在短短半小时洽谈后,便决定共同投资,且宋惠民不再控股宇清传动公司。
面对很多人不解的目光,宋惠民总是坦然一笑,“大海中航行,谁能乘风破浪,谁就来掌舵,只求所成不求所有。”
